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

「資訊科技」必須與「企業架構」結合

「資訊科技」必須與「企業架構」結合 答案是非常肯定,必須要結合的,而且是一條必然要走的路,現在不走,國內企業就會失去競爭力。 在亞洲四小龍裡,韓國與新加坡在各項競爭指標的數字中,顯示出各產業相關領域的成就,已不再落後我們。 研究發現,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性成功因素,就是他們在政府、國防與產業界中,導入了「企業架構」,尤其是落實在最有產值的「資訊科技」領域中。 未來,國內的產、官、學、研界導入了「企業架構」後,可以將其專業領域(Domain Expertise)做正型的描述、驗證與精進(Formal Description, 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),並將完整的專業知識,做最有效的管理與應用,配合政府主導,建立出國家級的科技管理與應用架構,以提升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。

2012 企業架構與資訊科技研討會 --「架構起飛與科技躍進」

2012 企業架構與資訊科技研討會 --「架構起飛與科技躍進」 第四屆「2010企業架構與資訊科技研討會」(The Fourth Symposium on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2, SEAIT 2012) 的主題,謹訂為:「架構起飛與科技躍進」。 「企業架構」的研討範圍,包括了:政府、國防、企業與產業、智慧型系統及其他專業的應用領域;只要是企業中,任何「正型化」(Formalization)與「系統化」(systematization)的架構研究與相關資訊科技結合的應用,都是本研討會所涵蓋的範圍;因此,本研討會誠摯地邀各界先進菁英與會共襄盛舉。 活動時間:2012年10月27日(星期六) 08:30-17:00 活動地點: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國際會議廳 (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56號)

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

國際企業架構師協會(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 Architects,簡稱AEA),世界上最大的企業架構師專業協會,今天宣布從全球72個國家超過20,000實踐者變成會員。該協會在2007年,原本創立在開放群組企業架構師組織裡,目的係為了要提升在企業架構領域的水準,但 現在AEA分出一個非營利組織,聚焦在提升促進所有企業架構師專業化卓越。

AEA 在全球17個國家已經有 30個分會,且目前每個月有新的分會成立。 會員服務包括取得專業化發展計畫、在地化和國際化的事件活動,以及企業架構期刊(Journal of Enterprise Architecture, (www.aogea.org/journal),)等相關資訊。企業架構期刊是一個每季發行、高品質且公平審查的國際化期刊,用以提供企業架構訓練洞悉力。若欲了解更多關於會員的資格和效益資訊,請至該網站:https://www.aogea.org/

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

SEAIT2011 paper 發表 榮獲最佳論文獎



Paper 在 SEAIT2011 paper 發表 獲得最佳論文獎

An Architecture-oriented Model for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Specification




復孝

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

第三屆「2011企業架構與資訊科技研討會」

第三屆「2011企業架構與資訊科技研討會」

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管系將於2011年09月03日(星期六)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舉行第三屆「2011企業架構與資訊科技研討會」,竭誠邀請學者、專家參與此次研討會,並誠摯的向您邀稿,期盼惠賜大作。

本研討會係結合產、官、學、研界的專家與學者,為推廣「企業架構」與「資訊科技」的知識與應用所舉辦之研討會,為能與國際企業架構發展接軌,本研討會特別延請「國際企業架構師協會台灣分會」(TAIW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 ARCHITECTS,簡稱:Taiwan Chapter, a|EA)協辦與指導,提升國內大專校院師生的企業架構知識及整合資訊科技。期許透過研本討會讓各界學者、專家所發表之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成果,對於提昇我國產業之生產力,與促進我國國際之競爭力有所貢獻。


研討會相關訊息:可至研討會網站http://www.aea-taiwan.org/SEAIT2011/index.html查詢。


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

提升AQ

提升AQ,說穿了,就是改變心態。

無論是AQ的4個元素(控制力、責任感、影響度和持續性)

或是提昇AQ的4個步驟(LEAD:聆聽、承擔責任、分析證據、採取行動),

如果不能改變心態,一切都是枉然。


「逆境就像陰天,你不可能希望天天出太陽;而且,一直出太陽,水氣都被吸到天空,這表示,即將有一場暴風雨,」

工作超過20年,人生觀早已趨於豁達,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,以天氣來比喻順境與逆境。

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

簡單的事情每天都做就不簡單

謂知道跟做到是兩回事,這些事情都很簡單,但是,簡單的事情每天都做就不簡單。

1. 持續閱讀、持續吸收產業新知
每天了解世界的脈動是很重要的,你必須知道你所在的產業今天發生了些什麼事情、最新的趨勢是什麼,好讓你對未來做好準備並且持續提昇自己的敏銳度,有一天或許你自己也能判斷未來趨勢是什麼。

無論你要用Google Reader或是其他的RSS訂閱軟體,還是要用現在流行的各種Social filtering工具、個人化閱讀工具,你都應該透過一些有效率的方式來持續讓自己跟上世界的腳步。


2. 持續有所產出
Inside最初成立的動機是一群喜歡觀察網路新知的朋友,覺得每次吃飯聊天總能有一些不錯的想法與觀察,但是都僅止於我們幾個人的小圈圈,不如乾脆把這些心得寫出來與更多人分享。

與人分享有很多好處,如果你的論點不好、不對,總會有許多優秀的讀者提出更深入的見解,來協助作者與其他讀者們共同成長。如果你的資訊不夠完整,總會有熱心的讀者提供更多好的參考資訊。

社群媒體的1/9/90法則(或有一說1/10/89法則)–1%的使用者主要創造內容,9%的人參與互動與評論,90%的使用者則純粹瀏覽這些內容。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與普及,這90%的Base也會越來越大。換個角度來說,內容創造者的影響力範圍則越來越大。

3. 持續強化網絡關係
強化網絡關係可以分為兩種面向。

一種是如何結識與你相似的同好,相信有更多臥虎藏龍、深藏不露的讀者,如果你也願意跟大家分享你的觀點,我相信有助於台灣網路產業的發展。其他產業也一樣,每個人出一點力量,就有機會讓產業提昇。

另一種面向是你必須透過一些方式來找到需要你的資訊的人,說穿了就是社群媒體的經營,可能是開個Facebook粉絲專頁,可能是開個Twitter帳號,總之,你應該要有些管道慢慢累積一些喜歡你的內容的讀者。記得不要急,既然是持續的產出、既然是你的興趣,今天沒人氣沒有關係。

記住,簡單的事情每天都做就不簡單
簡單的事情每天都做就不簡單,這些事情說來都不難,但是每天都做、一直做、做超過一年就不簡單。

原文分享:http://www.inside.com.tw/2011/05/22/3-things-you-should-do-from-now-on